一、人类的起源与体质进化——人种的形成与分布

在晚期智人阶段形成了现代人种。人种亦称种族,意指具有共同遗传体质特征的人类群体,这些群体在形态上和生理上有自身的特点,一般根据肤色、头发和体毛的颜色及形状、眼鼻唇及体型等综合性的外部遗传特征加以划分。比较通用的是三分法,把晚期智人分为:蒙古人种或亚美人种,简称为黄种人;赤道人种或澳大利亚—尼格罗人种,亦称黑种人;欧罗巴人种或高加索人种,简称白种人。

实际上,人们寻常仅以一种遗传特征如肤色或毛发等来划分人种的做法是错误的。在每一人种内部,遗传特征的变化程度非常大,以欧罗巴人种为例,肤色可以从几乎无色到近于黑色,毛发可以从浅黄到黑色。
人类的起源与体质进化——人种的形成与分布
亚美人种数量最多,现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北亚、美洲。一般而言,肤色在深棕至浅白之间;较粗的黑色直发,晚年可变为灰白;面部较扁平,颧骨较高,眼睛有内呲褶,虹膜颜色深,眼形略向外上方倾斜,铲形门齿,体毛与胡须少;身体躯干较长,四肢较短,手脚相对较小;鼻子较扁平或鹰钩状(印第安人)。

高加索人种数量次之,现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南亚、美洲、大洋洲。大体说来,肤色如上所述,眼睛虹膜在蓝色与褐色之间,较为凹陷偏窄的面孔,比较高耸狭窄的鼻子,相对小的牙齿和修长的身材,体毛相对较浓密,男性易秃顶者多。

赤道人种目前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美洲部分地区、大洋洲,肤色在黑色与浅棕之间;毛发从卷曲到直发,络腮胡,体毛稀少至浓密(澳大利亚亚种),头发较早变白色;棕色虹膜;眉骨粗壮,宽鼻大牙齿;多数躯干较短,四肢较长,致使整个身材呈细长状。

从化石上区分人种,只能追溯到约5万年前。亚美人种的证据最充分,因为在东亚各地发现的头骨化石均能清晰辨认出铲形门齿与较高的颧骨,可以认为祖居地在东亚某地。美洲印第安人是从亚洲迁徙过去的这一点可以确认,因为美洲未发现约4万年以前的人类遗骸。

不同人种的特殊遗传体质特征究竟是如何产生的,目前缺乏可靠的说明。相对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地理环境的外因与基因变异的内因的相互作用。如一定人群长期处于地理隔绝状态,造成共同的遗传与变异。

不同人种外部甚至内部遗传体质特征(血型)的差异并不妨碍基本生理结构的一致性。譬如脑容量的大小,神经系统与高级心理活动,各个人种是相同的,因此不同人种在相互通婚后可以产生具有正常生殖能力的后代。

由于不同人种在几万年时间里于新旧大陆各地的迁徙与密切交往,特别是近代以来大规模的人种迁徙,人种混合的趋向越来越明显,比如非洲裔美国人已经与非洲尼格罗人种的居民在体质上相去较远了。

目前不同人种在文化上的区别同先天的遗传无关,完全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曾经流行、现在也没有绝迹的种族主义思想没有科学根据可言。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